韩延华 全国中老名医
当前位置: 主页 > 科普园地 >

九月,全国多囊卵巢综合征认知月

时间:2025-09-21 08:00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点击:

母婴22.png
PCOS
 
多囊卵巢综合征
 
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

 

 

 

每个月为月经不准焦虑,明明没吃多少却总胖在腰腹,脸上痘痘反复冒不停?别只怪“体质差”,这些困扰可能指向同一个名字——多囊卵巢综合征(PCOS)。作为影响超10%育龄女性的内分泌问题,它藏在很多日常不适背后,却常被忽视。今天,我们一起看清它、应对它。

 
 
 
什么是PCOS
 
 
 
What is PCOS?

多囊卵巢综合征(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,PCOS)是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,在我国生育期女性中的患病率为5.6%~7.8%。临床上以稀发排卵或无排卵、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、卵巢多囊样改变为特征,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。因Stein和Leventhal于1935年首次报道,故又称 Stein-Leventhal综合征。

 PCOS是一组代谢问题,可以引起妇科问题(稀发排卵或不排卵),内分泌科问题(胰岛素抵抗、高胰岛素血症),皮肤科问题(痤疮、黑棘皮症、多毛症、雄激素性脱发),内科问题(非酒精性肝病、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、心血管问题),心理问题(焦虑、抑郁)等。不同的人群(遗传、生活方式、年龄、生育与否等)有不同的表现。

 

 

01

何时考虑PCOS

 

 

pexels-photo-4894858.jpeg

 对于任何表现出月经不规则和雄激素过多症状(如痤疮、多毛和男性型脱发)的育龄女性,都应考虑PCOS。

若有超重或肥胖,则PCOS的可能性更大。如果仅表现为月经稀发,或仅表现为雄激素过多症状,也应接受PCOS评估。

超声显示多囊卵巢但无PCOS其他临床特征(雄激素过多症或月经失调)的女性没有PCOS,无需进一步评估。

确诊PCOS患者可根据情况评估和治疗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,包括肥胖、葡萄糖耐受不良、血脂异常、脂肪肝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。

pexels-photo-4894921.jpeg
 

 

02

PCOS建议检查项目

 

怀疑PCOS时,需通过以下检查明确诊断并评估病情,为诊疗提供依据:

1.性激素六项:评估下丘脑-垂体-卵巢轴功能,是判断排卵障碍、高雄激素血症的关键。

2.抗缪勒管激素(AMH):反映卵巢储备,PCOS患者常升高,辅助评估卵巢多囊样改变可能。

3.大生化检查:含肝肾功能、空腹血糖、血脂等,筛查胰岛素抵抗、高脂血症等代谢并发症。

4.甲状腺功能五项:排除甲亢、甲减等甲状腺问题对月经及排卵的干扰,避免误诊。

5.“雄三项”:通常含总睾酮、游离睾酮、性激素结合球蛋白,精准量化高雄激素水平,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。

 

03

PCOS的日常管理

 

   多囊卵巢综合征(PCOS)的日常管理需重点关注生活方式调整和结合药物治疗。通过科学干预,可改善激素水平、降低并发症风险,并提升整体健康状态。

 

 
一、生活方式干预
 
 
 
 

一、饮食控制

  低升糖指数(低GI)饮食:选择全谷物、杂豆、绿叶蔬菜等,减少精制糖、甜食和含糖饮料,避免血糖剧烈波动。

 1.高纤维与优质蛋白:增加豆类、坚果、深海鱼等摄入,帮助调节胰岛素敏感性;适量摄入瘦肉、鸡蛋等优质蛋白。

 2.避免高脂高热量:减少油炸食品、加工肉类、反式脂肪(如糕点、饼干)的摄入,降低代谢负担。

二、规律运动

1、有氧与力量训练结合: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(如快走、游泳),搭配2-3次抗阻训练(如深蹲、弹力带),改善胰岛素抵抗。

2、避免久坐: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,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。

三、行为干预

  行为干预包括对肥胖认知和行为两方面的调整,是在临床医师、心理医师、护士、营养学家等团队的指导和监督下,使患者逐步改变易于引起疾病的生活习惯(不运动、摄入酒精和吸烟等)和心理状态(如压力、沮丧和抑郁等)。行为干预能使传统的饮食控制或运动的措施更有效。

 
 
 
二、调节月经周期
 
 
 
 

  调整月经周期适用于青春期、育龄期无生育要求、因排卵障碍引起月经紊乱的患者。对于月经稀发但有规律排卵的患者,如无生育或避孕要求,周期长度短于2个月,可观察随诊,无需用药。

 
 
 
三、健康检测与用药
 
 
 
 

1、定期检查:每3-6个月监测血糖、血脂、性激素水平;每年做妇科超声评估卵巢状态。 

2、遵医嘱用药:如口服避孕药调节月经、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,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。 

 

 
 
 
四、长期管理目标
 
 
 
 

1、预防并发症:PCOS患者远期需警惕2型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风险,建议每年筛查相关指标。

2、备孕干预:计划妊娠者需提前调整代谢状态,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促排卵药物或辅助生殖技术。

 

  其实,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像一位“需要长期沟通的伙伴”,而非“无法摆脱的敌人”。它不会直接危及生命,却可能在月经、皮肤、生育等方面给我们带来困扰,核心在于“长期管理”而非“彻底根治”。

  你不必因偶尔的月经推迟而焦虑,也无需为痤疮反复而自卑,最重要的是记住:每个人的多囊表现都不同,适合的管理方式也不一样。别轻信“快速治愈”的偏方,定期复查、和医生保持沟通,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方案,才是对待它最从容的态度。

  愿你能读懂身体的信号,用耐心和科学的方式与它共处,在这场漫长的“管理战”里,收获更健康、更自在的生活。

 
 

 

 
 
 
END
 
 

韩延华教授出诊时间

 

 

关爱女性健康

 

 

 

做新时代女性

 

 
(责任编辑:admin)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