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节同庆,安康相伴
佳节莫忘“养”与“防
金秋送爽,丹桂飘香。我们即将迎来中秋佳节与国庆华诞的喜悦相逢。一轮明月,寄托着千里共婵娟的思念;一面红旗,承载着国泰民安的祝福。
在这万家团圆、举国欢庆的日子里,我们在享受假期的轻松与家人的温暖时,也更应关注自身的健康。佳节盛宴,易生积滞;秋燥渐起,最耗津液;情志起伏,暗扰气血——这些变化对于气血为本的女性而言,尤为敏感,也更为关键。
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云:“夫四时阴阳者,万物之根本也。所以圣人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以从其根。”中秋月圆,阴气渐盛、人体气血趋于内敛,燥邪当令,是为“秋燥”。燥邪最易伤及肺卫,耗伤津液。
【养生建议】
1. 巧食中秋味: 月饼甜腻,易生内热,品尝时应搭配清茶或银耳羹,既解甜腻又润燥生津。
2. 应季食疗方: 多食白色食物,如雪梨、百合、莲藕,可制成百合杏仁粥或川贝炖雪梨,滋阴润肺,缓解秋燥。
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>>
《黄帝内经》有言:“饮食自倍,肠胃乃伤。”国庆欢聚,佳肴美馔,易致食积。脾胃位居中焦,为气血生化之源,气机升降之枢纽。
【养生建议】
1. 食饮有节: 面对盛宴,牢记“七分饱”,细嚼慢咽。餐后可饮用山楂麦芽茶消食导滞,或用陈皮泡水理气健脾。
2. 动静结合: 欢聚之余,可与家人散步赏秋,或练习八段锦“调理脾胃须单举”一式,促进运化,避免积滞。
《灵枢·本神》提到:“喜乐者,神惮散而不藏”。国庆假期,庆祝欢腾之余,需有意识地避免“过喜”。切忌连续熬夜、通宵狂欢、暴饮暴食、饮酒无度。这种极度的兴奋和消耗,会导致心气涣散,精神疲惫,反而在节后感到更加焦虑和空虚。
【养生建议】
1. 意念调息: 每日静坐片刻,进行深长的腹式呼吸,以助气机平和。
2. 穴位保健: 每日按揉内关穴(腕横纹上两寸)与三阴交(足内踝上三寸),可宁心安神,舒缓情绪。
“阳气者,烦劳则张”。长假易打破平日作息规律,熬夜聚会、追剧,会耗伤阴血,扰动心神。女子以血为用,熬夜伤肝血,导致血不养心,出现失眠、心悸、月经量少等症。规律作息是养护阴血、维持内分泌稳定的基石。
【养生建议】
1. 法于阴阳: 力求起居有常,保证子时(晚11点至凌晨1点)的深度睡眠,因此时阴气最盛,阳气初生,是为养护阴血之黄金时段。
2. 寝卧有时: 午时(中午11点至1点)可小憩片刻,有助于心肾相交,恢复精力。
养生之道,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。于双节同庆之时,谨记“润燥、健脾、疏肝、安神” 八字要诀,即是遵循中医“治未病”之最高理念。愿诸位读者能借此良机,以传统智慧颐养身心,实现真正的身与心俱安,人共月长圆。
值此佳节,谨祝国泰民安,家家团圆和顺!
关爱女性健康
做新时代女性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