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女性朋友翻开日历会发现,月经总是比预期来得早——这个月提前5天,下个月提前10天,一般提前一周以上。其实,这种情况在中医里有个专门的说法,叫做“月经先期”,它可不是小事,背后可能藏着身体发出的健康信号。今天就带大家好好聊聊,到底什么是月经先期,正常的月经周期该是什么样,以及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。
根据现代医学和中医的共同认知,健康女性的月经周期具有规律性,一般在 21-35天 之间,持续时间为3-7天,经量适中(约20-60毫升),颜色多为暗红色,没有明显血块或异味。比如这个月1号来月经,下次在本月22号到下个月6号之间到来,都属于正常范围;但如果连续7个月以上,月经都比自己平时的规律周期提前7天以上,甚至一个月来两次,那就属于“月经先期”的范畴了,需要引起重视。
从中医角度看,月经先期又称“经早”,是常见的月经病之一,核心判断标准有两个:一是周期提前7天以上,二是连续出现2个周期或以上。偶尔一次提前不用紧张,可能和情绪、作息有关,但长期提前就意味着身体的内分泌或气血平衡可能出了问题。
血热体质:中医认为“血热则妄行”,如果平时爱吃辛辣、油炸食物,或者经常熬夜、情绪急躁,容易让体内“热气”过盛,导致经血提前排出。这类女性通常还会伴有经量偏多、颜色鲜红、口干舌燥等症状。
气虚不固:长期劳累、压力大、营养不良,可能会导致“气虚”——就像水库的闸门没关紧,无法好好“约束”经血,从而出现月经提前、经量偏多但颜色淡、平时容易疲劳乏力的情况。
内分泌紊乱:现代医学认为,月经周期主要受下丘脑卵巢和垂体调控,如果甲状腺功能异常,或者长期服用紧急避孕药、熬夜打乱生物钟,都会影响激素水平,导致月经提前。
最后
月经周期是女性健康的“晴雨表”,周期提前看似小事,长期忽视可能会影响生育或增加妇科疾病风险。如果你的月经已经连续2个月提前,不妨花点时间关注身体,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——好好爱自己,从关注每一次月经开始~
关爱女性健康,做新时代女性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