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,从立夏开始,经小满、芒种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6个节气,止于立秋前一天。
夏季是天之阳气与地之阴气交会之时,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,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,是阳气最盛的季节。人体也随之进入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,机体气血运行旺盛,气为长旺之势。
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中提到的夏季养生法则,“夏三月,此谓蕃秀。天地气交,万物华实,夜卧早起,无厌于日,使志无怒,使华英成秀,使气得泄,若所爱在外。此夏气之应,养长之道也”,强调了顺应夏气、保护身体机能旺盛滋长的养生之道。
所以夏季养生需顺应天地长势,促进人体生长功能,重在养心。所谓“夏养长气”,是通过调动心的气血运行功能来加强人体的生长功能。
此外,暑为夏季的主气,暑为阳邪,开泄腠理,使人体大汗出,汗泄的同时,气随之而散,耗气伤阴诱发疾病,故而夏季养生还应防暑邪耗伤气血夏日炎炎,阳光炙烤着大地,人们往往因高温而感到疲惫不堪。然而这样的季节,更需要我们关注身体的养生之道。
中医理论对夏季养生有着独特的讲究,其中“早养胃、午养心、晚养百脉”是夏季养生的三件大事。
早晨是一天中最重要的时刻,也是养胃的最佳时机。
在中医看来,胃是“后天之本”,是人体气血生化的源泉。因此,早晨养胃对于整个夏季养生至关重要。
第一,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,不仅要吃,还要吃得好。
可以选择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,如粥、面条等,同时搭配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,以提供充足的营养。避免空腹时间过长,以免对胃黏膜造成损害。
第二,温开水有助于清洗肠胃,促进肠胃蠕动,帮助排便。同时,温开水还可以补充夜间流失的水分,缓解口渴感。
第三,中医认为,情绪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。
保持愉快的心情,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,有助于促进脾胃的消化功能。
中午时分,阳光最为强烈,气温也最高。此时,人体的新陈代谢旺盛,血液循环加快,心脏负担加重。
因此,中午养心对夏季养生同样重要。
夏季气温高,人体出汗多,容易导致体内水分和盐分流失。因此,中午饮食要清淡易消化,避免过于油腻和辛辣的食物。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暑作用的食物,如绿豆、冬瓜、苦瓜等。
第一,中午养心还要注意情绪调节。
第三,注意情绪调节
中午时分,人们往往容易感到烦躁和不安。
此时,可以通过听音乐、阅读等方式来放松心情,缓解压力。
保持平和的心态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,促进心脏健康。
晚上是身体修复和养生的黄金时间。
此时,人体的新陈代谢逐渐减缓,血液循环也逐渐平稳。因此,晚上养百脉对于夏季养生同样不可忽视。
睡眠是身体修复和养生的重要途径。晚上要保证7~8小时的睡眠时间,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。
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排毒、修复受损细胞、提高免疫力等。
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、加速血液循环、缓解压力。可以选择一些轻松的运动方式,如散步、瑜伽等。
但需要注意的是,运动时间不宜过晚,以免影响睡眠。
晚餐要适量控制饮食量,避免过饱或饥饿。可以选择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,如粥、面条等。
同时,晚餐后可以适当喝些茶或酸奶等有助于消化和睡眠的食物。
“早养胃、午养心、晚养百脉”是夏季养生的三件大事。通过合理安排饮食、作息和运动等生活方式,我们可以更好地养护身心,迎接健康一夏。同时,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状态,让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。
1. 荷叶乌鸡煲
原料:鲜荷叶1张,乌骨鸡1只,枸杞子15克,鸡精2克,料酒10毫升,胡椒粉3克,盐4克,生姜5克,鸡油25克,葱10克,味精2克。
制作:荷叶洗净,用沸水焯一下,除去涩味;枸杞子去果柄、杂质,洗净;乌骨鸡宰杀后,去毛、内脏及爪;生姜拍松,葱切段。将荷叶、乌骨鸡、料酒、生姜、葱、盐、鸡精放入煲内,加水约3升,置武火烧沸,再用文火炖煮35分钟,加入胡椒粉、枸杞子、味精即成。
2.绿豆竹叶粥
原料:绿豆15~30克,粳米50~100克,银花露、鲜荷叶、鲜竹叶各10克,冰糖适量。
制作:先将鲜荷叶、鲜竹叶用清水洗净,共煎取汁、去渣;绿豆、粳米淘洗干净后共煮稀粥,待沸后加入银花露及药汁,文火缓熬至粥熟;最后调入适量冰糖。
END |